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优化外贸发展区域布局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在外贸领域还存在区域发展格局不协调的问题。这主要表现为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的开放水平差距较大,区域及产业间发展不平衡;区域间产业转移和合作存在一定瓶颈,沿海地区企业在中西部往往水土不服,投资缺乏保障;中西部人才资源、开放意识、公共服务、政府效率以及融入国际市场能力等都有待提升。

  推动外贸与区域发展政策更紧密配合

  实现外贸的区域协调发展,最主要的任务是通过帮助中西部地区更积极地融入世界经济,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缩小中西部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所谓缩小差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扩大中西部地区的进出口规模,更应当是创新外贸发展方式、提高质量和效益、提升开放型经济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在资源禀赋、要素流动、产业基础、历史人文和向西向北开放等方面各有优势,应根据国家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要求,立足于自身实际和比较优势,发展那些能够带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进出口产业,为推动我国外贸转型升级和闯出内陆地区外贸发展新路作出贡献。

  根据加快中西部地区开发开放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要求,应当更积极地鼓励它们在扩大开放、降低关税/非关税壁垒、引进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型贸易业态等方面先行先试。在财税政策、产业政策、贸易政策上给予沿海地区向中西部扩散和转移开放型产业项目以更多支持,促进东部地区与中西部要素整合和优势互补。鼓励中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走向国际市场,发展适合其特点的对外贸易,尤其是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积极开发运输成本依赖程度低的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外贸发展政策应与区域发展政策更紧密配合,以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外贸区域协调发展,带动中西部地区更快地走向富裕文明。鼓励沿海发达地区各类园区到中西部地区建立合作园区,向中西部移植和推广沿海的机制和管理优势,带动发达地区开放型产业成系列、成规模转移,实现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合作发展,共同受益。

  提升中西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

  扭转中西部地区外贸发展落后的状况,必须拉近中西部与国际市场的距离,改变中西部交通、物流落后状况。水运(包括海运和江河运输)成本比铁路、公路等陆运成本低廉,运量还相对较大,所以各国沿海地区国际贸易一般都比较繁荣,面向全球市场的大工业基地几乎都建立在沿海或沿江河地区。然而,现代交通工程技术进步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种格局。

  在区域经济调整中,应进一步规划和建设好中西部地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直达东南亚、东北亚、中亚、俄罗斯、欧洲的快速、大容量和低成本的国际运输大通道,争取早日形成具有带动性战略意义的物流网络。鼓励中西部地区打破地域封锁,推进铁路、公路、水运等一体化运营管理,一票化检查收费。支持内陆城市增开国际客货运航线,发展多式联运,形成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的对外经济走廊。推动内陆与沿海沿边通关协作,实现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切实降低中西部地区进出口运输及通关报检成本,提高通关效率。

  改变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外贸发展落后状况,还必须大力改善其投资、贸易软环境,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政府和企业的人才输送和培训力度,提高中西部地区政府发展开放型经济,为投资者提供良好公共服务的能力,缩小中西部地区体制、政策、人才及公共服务等方面与沿海地区的差距。

  发挥中部地区对外开放承东启西优势

  中部地区具有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交通便利、人口密集、教育科技发达和人才充裕等优势,许多全国或区域性的交通枢纽、物流和商贸中心都在中部。在新一轮经济开放和发展中,中部地区应当积极发挥承东启西的战略支点作用。

  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实施、长江经济带开发建设和黄金水道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的形成,给中部地区进一步开放崛起带来了新的机遇。

  首先,中部地区要彻底打破行政壁垒,消除有形和无形的地区分割,对外经贸体制政策要统一、透明,营商环境要向沿海发达地区看齐,做到交通便捷通畅、产业充分对接、要素自由流动、市场规范互联。

  其次,要让中部地区与沿海同步扩大开放,同步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应当给予中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大胆去试去闯的更大空间。

  再次,要发挥中部地区商贸物流业较为发达的优势,依托一些重要的交通枢纽,支持中部地区建立和完善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由新兴信息技术支撑、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更多综合性和专业性市场,吸引全球一流商贸物流和高端服务企业入驻,打造中部地区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和向全国、全世界扩散的高地。

  扩大西部地区对周边国家开放合作

  我国西部与西南周边国家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与我国经济的互补性较强,双边和区域经贸合作潜力巨大。近年来,这些国家经济稳定增长,与我国加深合作的要求强烈。随着西部大开发和沿边省区扩大开放,我国与这些国家间的双向贸易与投资增长很快,促进了各自的发展。

  未来5~10年,扩大向西和西南方向开放,拓宽开放通道,提升经贸合作深度和水平,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重点。应加快西部省份对周边国家的开放步伐,允许沿边重点口岸、边境城市、经济合作区在人员往来、保税加工、商贸物流、旅游开发等方面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支持开放型经济有一定基础、条件成熟的地方复制、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的一些开放政策,建立跨境经济贸易合作区。成立专门面向沿边合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加强对沿边经济开放合作建设的支持。鼓励沿边省区加快推进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建设,构建扩大周边开放和合作的稳固桥梁。积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探索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展战略性产业合作和大项目合作,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全方位相互开放、互利合作新格局。